巫山县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2
作者
吴晓
吴宜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土地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由于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巫山县大量移民就地后靠,土地所承载的压力剧增,阻碍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足迹原理和模型对巫山县2005~2010年土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生态足迹指标与传统经济指标相结合,分析了巫山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足迹的驱动作用,为巫山县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及参考。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足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近几年增加速度明显加快,而生态承载力则基本持平,人均生态赤字由2005年的1.336 2hm2增长至2010年的2.194 2hm2,说明巫山县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远远超过了区域所能提供的资源供给,阻碍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巫山县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巫山县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对人均生态足迹的强烈驱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04 / 10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的1997—2009年西安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王建洪 ;
任志远 ;
苏雅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1) :224-229+237
[2]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许月卿 .
资源科学, 2007, (05) :37-42
[3]   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 [J].
章锦河 ;
张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2) :90-96
[4]   水库库周区土地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 [J].
陈晓楠 ;
施国庆 ;
赵言文 ;
余文学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87-591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赵先贵 ;
肖玲 ;
马彩虹 ;
韦良焕 ;
高利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202-1207
[6]   三峡库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与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J].
黄云 ;
廖铁军 ;
傅瓦利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4) :385-388
[7]   三峡库区开县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及其生态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 [J].
傅瓦利 ;
谢德体 .
经济地理, 2006, (01) :133-136+144
[8]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9]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10]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