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北京东灵山地区农耕干扰和环境梯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高俊峰
[1
,2
]
马克明
[1
]
祁建
[1
]
冯云
[1
]
冯宗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来源:
关键词:
人为干扰;
植物多样性;
环境梯度;
东灵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北京东灵山地区,选取10条样带、94个样方、15个环境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东灵山地区人为干扰(如农耕)及其造成的环境条件变化对植物α多样性的影响.(1)调查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可归入4类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撂荒地、灌丛和林地)中;(2)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2个主成分(地形和土壤因子)影响着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尤其是海拔梯度与多数环境因子显著相关,起决定性作用;(3)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都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Simpson指数变化不明显.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依次为:林地>农田>撂荒地>灌丛,且草本层对植物多样性的贡献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06 / 251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