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转移与分布空间

被引:8
作者
张学浪 [1 ,2 ]
潘泽瀚 [3 ]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3] 复旦大学人口所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城镇化率; 潜力系数; “三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基于"五普"与"六普"数据的追踪预测,从城镇化率、潜力系数、"三力模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030年农村累积转移人口数将达3~3.5亿左右,农村未来转移人口的规模、潜力及动力仍然比较大。鉴于此,国家可以尝试选择:传统地理大区"组团"、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化率"等级规模结构"这三种转移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同时,围绕"分散"、"集中"、"优化"的分布方式,实施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破解农村转移人口分布的空间选择及相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深入推进陕西城镇化中农村人口转移转化研究 [J].
陕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
薛健 ;
张贵凯 .
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5) :63-84
[2]   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传统农区农村人口转移研究 [J].
彭荣胜 .
学习与实践, 2012, (11) :47-54
[3]   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和建议 [J].
娄峰 ;
侯慧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1) :68-74
[4]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J].
倪娜 ;
易成栋 ;
高菠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6) :32-38
[5]   区域人口均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 [J].
张耀军 ;
陈伟 ;
张颖 .
人口研究, 2010, 34 (04) :8-19
[6]   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 [J].
徐丽华 ;
岳文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3) :222-228
[7]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 [J].
徐育才 .
学术研究, 2006, (05) :22-26
[8]   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 [J].
刘德钦 ;
刘宇 ;
薛新玉 .
测绘科学, 2004, (S1) :76-79
[9]   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选择——以江苏南京为样本的研究报告 [J].
赵小谛 ;
郭霖 .
唯实, 2004, (10) :25-27
[10]   制度激励与农村人口转移——以南京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J].
赵小谛 ;
郭霖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2)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