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籼型光敏不育性遗传表现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谢国生
曾汉来
林兴华
张端品
谢岳峰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光敏不育性;温度;遗传;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8.05.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培矮64S与早籼V20,中籼南京11和晚籼231-8,1103S与6078杂交F2为材料,研究了自然长日高温下育性分布特性和不育性的遗传表现。经Kolmogrov-Smirnov检验,长日高温下不育性完全表达,4个群体育性分布相同。χ2测验表明,除培矮64S×V20F2外,其它3个群体均符合2对基因分离。对不育峰而言,除培矮64S×V20F2和培矮64S×231-8F2表现不明显外,培矮64S×南京11F2和1103S×6078F2在平均自然结实率5%~10%处。对可育峰而言,培矮64S×南京11F2位于平均自然结实率65%~75%间。其它3个组合均处于平均自然结实率70%~80%间。各组合平均自然结实率<5%的单株率为0.45%~1.66%。培矮64S×南京11F2在自然长日14.5h,24℃、27℃、30℃3种温度处理下,其育性分布经Kolmogrov-Smirnov检验表现不同。但不育性遗传服从2对基因分离。部分同一基因型植株在3种温度下育性表现不同。30℃下自然结实率<20%的植株,仅有55.6%在27℃下表现不育,33.4%在24℃表现不育。培矮64S×1103F1在长日高温下表现不育,而割蔸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用DH群体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J].
张能义,薛庆中 .
遗传学报, 1996, (04) :261-267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与核质互作不育系的遗传关系剖析 [J].
梅明华 ;
李泽炳 .
遗传, 1995, (01) :22-25
[3]   农垦58S/农垦58F2群体育性分离模式的年度间差异 [J].
程式华,孙宗修,斯华敏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2) :97-101
[4]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J].
张晓国 ;
朱英国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2) :101-106
[5]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与应用研究[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泽炳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