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意义

被引:157
作者
吴朝东
杨承运
陈其英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缺氧环境,有机质,湘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P59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本文采用GC_MS、ICP_MS、形态硫分析、硫同位素、物相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湘西黑色岩系以富有机质为特征,其来源为藻、菌类生物,形成于缺氧环境。缺氧标志包括有机碳、黄铁矿含量、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分布、δU、DOP和生物标志物等参数。在黑色页岩中富集V、Ni、Mo等微量元素,并在局部地区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研究认为,生物、有机质对一些元素的吸收、络合作用是黑色岩系中富集多种元素的主要原因。稀土元素的分布和硫同位素的组成表明湘西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陆架边缘浅海环境,海底热液活动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29+31-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铀钍的地球化学及对地壳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影响 [J].
鲍学昭 ;
张阿利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02)
[2]   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富集层的成因:来自固定铵的佐证 [J].
高振敏 ;
罗泰义 ;
李胜荣 .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01) :18-23
[3]   扬子地台晚元古代以来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王东安 .
地质科学 , 1994, (01) :41-54
[4]   中国东部主要成矿时代磷块岩的组成 [J].
陈其英 .
沉积学报, 1987, (03) :135-148
[5]   扬子地台前寒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J].
范德廉 ;
叶杰 ;
杨瑞英 ;
黄忠祥 .
沉积学报, 1987, (03) :81-95+181
[6]   工业磷块岩物理富集成矿说 [J].
叶连俊 ;
陈其英 ;
刘魁梧 .
沉积学报, 1986, (03) :1-22
[7]   某地下寒武统含镍钼多元素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点 [J].
范德廉 ;
杨秀珍 ;
王连芳 ;
陈南生 .
地球化学, 1973, (03) :143-164
[8]  
海相黑色页岩建造地球化学与成矿意义[M]. 科学出版社 , 张爱云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