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河储层构型中废弃河道的识别及其分布模式——以孤岛油田馆上段为例

被引:29
作者
张本华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关键词
曲流河; 储层构型; 废弃河道; 单砂层; 点砂坝; 孤岛油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曲流河储层构型研究的关键及难点在于准确识别废弃河道及其分布。废弃河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废弃河道识别及其沉积时期划分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储层层次分析原理,结合曲流河沉积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以孤岛油田馆上段典型曲流河储层为例,依据废弃河道在单砂层沉积时期废弃的时间,将其划分为4种分布模式:主河道周边型、复合点砂坝内部型、紧贴曲流带凸岸型及孤立型。剖面上,对于1个砂层组而言,废弃河道的4种分布模式通常自下而上依次出现,代表了曲流河沉积体系的水进过程,与其正旋回的沉积特征相符。根据层次分析的精细程度,每个小层通常可细分为若干个单砂层,有时同一小层自下而上也会出现4种分布模式的废弃河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25+112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1]  
渤海湾盆地孤岛油田储层构型研究.[D].王代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 07
[12]  
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束青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 08
[13]  
河道砂储层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预测.[M].束青林;张本华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14]   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立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樊中海 ;
鲁国甫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7-10+14
[15]   油气储层的层次划分和对比技术 [J].
王振奇 ;
张昌民 ;
张尚锋 ;
侯国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70-75
[16]   马厂油田储层层次结构分析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汤军 ;
李少华 ;
司尚举 ;
刘华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4) :19-21+5
[17]   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J].
刘波 ;
赵翰卿 ;
王良书 ;
林春明 ;
刘绍文 .
沉积学报, 2001, (03) :394-398
[18]   胜利油区孤岛油田馆上段沉积模式研究 [J].
李双应 ;
李忠 ;
王忠诚 ;
刘建民 ;
吴朝东 ;
李翔 .
沉积学报, 2001, (03) :386-393
[19]   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 [J].
马世忠 ;
王再山 ;
王渝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0, (06) :9-11+14
[20]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J].
赵翰卿 ;
付志国 ;
吕晓光 ;
田东辉 ;
王广运 .
石油学报, 2000, (04) :109-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