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种品质早期化学鉴定——Ⅰ.鲜叶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红茶品质的关系

被引:58
作者
杨亚军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茶树; 育种; 品质早期化学鉴定; 鲜叶; 生化组分; 红茶品质;
D O I
10.13305/j.cnki.jts.1990.02.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直线和曲线模型,模拟分析了38个品种(系)一芽二三叶鲜叶中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红茶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浸出物(We)与红茶品质(BQ)的关系可用直线模型(BQ=67.1204+0.4196We)来模拟;茶多酚(Ph)、咖啡碱(Cf)与红茶品质的关系宜用渐近曲线模型(BQ=91.9736-206.0034 Ph-1,BQ=89.8686-26.9622 Cf-1)来描述;氨基酸(A),酚氨比(P/A)与红茶品质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BQ=73.84+15.4138A-4.9612A2,BQ=78.6596+0.4919P/A-0.0089(P/A)2]来分析;还原糖与红茶品质没有显著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茶树品种鉴定技术研究 [J].
陈席卿 ;
韩沛霖 ;
赵晋谦 .
茶叶, 1986, (02) :11-14
[2]   茶叶品种适制性的生化指标—酚氨比 [J].
程启坤 .
中国茶叶, 1983, (01) :38-38
[3]   茶叶叶片各部位单宁含量与红茶品质关系的探討 [J].
冯绍裘 .
茶叶科学, 1965, (02) :42-46
[4]   红茶品质的生化基础 [J].
阮宇成 .
茶叶科学, 1964, (02) :48-52
[5]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与品質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府慧君 .
茶叶, 1957, (03) :23-25
[6]  
医用统计程序集[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金丕焕等 编审, 1986
[7]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
[8]  
茶树生理及茶叶生化实验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著, 1983
[9]  
茶叶生物化学[M]. 农业出版社 , 王泽农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