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37
作者
郭杰忠 [1 ]
黎康 [2 ]
机构
[1] 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内涵; 路径选择; 基本模式; 评价指标体系; 新村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3 [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术界近期在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基本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借鉴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停留于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的层面。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迫切需要通过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来加以深化与落实。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J].
邱晓华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3) :6-13
[2]   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 [J].
郑新立 .
今日中国论坛, 2006, (Z1) :17-18
[3]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J].
马宝成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28-31
[4]   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J].
申端锋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43-47+80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政策体系建构 [J].
谢来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48-53+80
[6]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J].
陈昭玖 ;
周波 ;
唐卫东 ;
苏昌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2) :72-77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谈)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J].
叶庆丰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1) :7-8
[8]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 [J].
牛先锋 .
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1) :9-11
[9]   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 [J].
贺雪峰 .
学习与实践, 2006, (02) :84-89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 [J].
叶祥松 ;
罗海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02) :49-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