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的责任结构与规制路径——以审查义务和经营者责任为基础

被引:19
作者
徐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信息中介; 审查义务; 经营者责任;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9.03.014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030105 ;
摘要
互联网平台角色的模糊性与多样性导致了对其行为责任认定的困难。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使得作为信息中介的平台获得了避风港原则的保护,降低了平台的审查和注意义务标准。同时,部分平台业务突破信息中介身份而介入了实质交易,却仍然逃避作为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互联网平台交易模式的创新性不能排斥规制路径的延伸,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核心的网络主体责任存在双层结构,应以"禁止任意招揽与信息公开"规则为基础,明确信息中介平台的审查义务和信息发布者责任;同时,应通过分析组织结构、风险与利润分配等经济实质,认定平台具有垂直性组织体的经营者身份并追究其相应主体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竞价排名服务商审查义务研究 [J].
张建文 ;
廖磊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 (05) :83-91
[3]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复合民事法律地位 [J].
赖丽华 .
法学论坛, 2016, 31 (03) :130-137
[4]   劳务承揽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基于雇佣历史发展的分析 [J].
李坤刚 ;
乔安丽 .
中国劳动, 2015, (06) :55-59
[6]   基于金融功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评估 [J].
赵晶晶 ;
刘飒 .
金融监管研究, 2014, (12) :83-94
[7]  
合同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崔建远, 2014
[8]  
市场与层级制[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2011
[9]  
合同法研究 .2 王利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