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油气地质问题

被引:23
作者
何家雄 [1 ]
姚永坚 [2 ]
马文宏 [3 ]
张树林 [4 ]
施小斌 [1 ]
刘海龄 [1 ]
万志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4]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生代残留盆地; 中生界油气勘探; 生烃潜力; 成藏地质条件; 地质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残留盆地叠置于新生代盆地之下,其成盆背景复杂、后期改造强烈,且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聚散、破坏、再聚集成藏过程,故烃源岩生烃潜力和储层、圈闭保存条件,是决定该中生代残留盆地油气能否成藏、是否具有油气资源前景的关键,因此,对于中生代残留盆地的油气地质研究思路及油气勘探技术方法,应不同于新生代盆地的传统方法,应采用多种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来恢复残留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地层剥蚀厚度,建立地层沉积充填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排烃史,借助接近地质条件下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手段,分析确定中生界烃源岩产烃率、生烃量及生烃强度,评价生烃潜力,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条件,对其油气资源前景进行预测,只有这样方可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进展与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前景 [J].
何家雄 ;
夏斌 ;
施小斌 ;
姚永坚 ;
刘海龄 ;
阎贫 ;
张树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6) :747-752+806
[2]   南海北部大陆架东区台西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 [J].
何家雄 ;
夏斌 ;
王志欣 ;
孙东山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45-350
[3]   中国海域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J].
刘光鼎 ;
陈洁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4) :881-888
[4]   中国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油气勘探难点分析及对策 [J].
刘光鼎 ;
陈洁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2) :273-275
[5]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特征及含油气性对比 [J].
夏戡原 ;
黄慈流 ;
黄志明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2) :2-12
[6]   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及其勘探潜力与方向 [J].
蔡东升 ;
冯晓杰 ;
高乐 ;
梁建设 ;
李友川 ;
刘学考 ;
段九春 ;
卢景美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1) :3-19
[7]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中生界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邱燕 ;
温宁 .
地质通报, 2004, (02) :142-146
[8]   中国海域海相中生代油气 [J].
蔡乾忠 .
海洋地质动态, 2003, (08) :42-46+60
[9]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一个新领域——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 [J].
刘光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3) :4-5
[10]   重磁资料在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郝沪军 ;
张向涛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2)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