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灌渗滤液pH和VFA浓度对填埋层初期甲烷化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邵立明
何品晶
瞿贤
机构
[1]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 pH; 挥发性脂肪酸; 填埋层甲烷化;
D O I
10.13671/j.hjkxxb.2006.09.008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人工配制渗滤液回灌模拟填埋柱的方法,研究了回灌渗滤液中pH和VFA对填埋层甲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灌渗滤液酸性条件(pH=6)下,且回灌渗滤液中存在一定量的VFA时,填埋层仍可迅速甲烷化;并且VFA浓度越低,填埋层甲烷化过程稳定时间越短.回灌渗滤液pH为7时,保证填埋层仍能快速进入甲烷化阶段的最高VFA浓度不应超过4000mg·L-1(以C计).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初期,以回灌为目标的渗滤液预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要求可适当降低,这既有利于控制渗滤液预处理的成本,也可避免预处理后渗滤液中有机酸浓度过低,导致填埋层可转化为甲烷的有机碳过量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451 / 14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物反应器填埋条件下垃圾生物质组分的初期降解规律 [J].
瞿贤 ;
何品晶 ;
邵立明 ;
李国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9) :1219-1225
[2]   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J].
张晓星 ;
何品晶 ;
邵立明 ;
李国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304-308
[3]   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循环对其产生量的影响 [J].
邹庐泉 ;
何品晶 ;
邵立明 ;
李国建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 (11) :1784-1787
[4]  
城市固体废物管理.[M].何品晶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   A nove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olid-state digestion [J].
Martin, DJ .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0, 22 (01)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