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例外来流动孕产妇剖宫产指征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

被引:5
作者
庄婵娟 [1 ]
朱昊平 [2 ]
黄咏梅 [2 ]
姜云兰 [1 ]
程利南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浦江分院
[2]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
关键词
剖宫产; 指征; 妊娠结局;
D O I
10.16117/j.cnki.31-1974/r.2007.03.021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R719.8 [剖腹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100211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上海市外来流动孕产妇分娩点剖宫产率及其指征,寻找合适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之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浦江分院1 761份住院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浦江分院分娩产妇剖宫产率为21.26%。与阴道分娩对象比较:剖宫产产妇年龄偏大、孕周较长且以初产妇为多;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与妊娠终止方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更高,更高比例的巨大儿以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妊娠;而新生儿Apgar评分则与妊娠终止方式无明显关系。剖宫产前4位指征为:头位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疤痕子宫。在初产妇中,剖宫产指征前3位与总体排序一致,社会因素列第4。经产妇中,剖宫产指征列第1位者仍为头位难产,而疤痕子宫列第2位。结论浦江分院外来孕产妇剖宫产率控制较好,流动人口经济条件差、医疗设置的限制等可能为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加强围产保健、优生优育,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23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系 [J].
王卫疆 ;
段晓琼 ;
褚淑华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 (09) :69-70+75
[2]   6024例分娩的方式选择与新生儿结局 [J].
吴荞 ;
王芳 ;
白玮 ;
牟青 ;
杨丹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 (09) :73+114-73
[3]   七省市剖宫产率调查分析 [J].
李娟清 ;
石一复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6, (05) :306-308
[4]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及2456例剖宫产手术临床分析 [J].
宁娅 .
中国基层医药, 2006, (08) :1339-1340
[5]   上海市区级医院剖宫产指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梁红 ;
周利锋 ;
王炳顺 ;
钟烨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01) :22-23
[6]   1971年至2003年我国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郭素芳 ;
赵凤敏 ;
吴匡时 ;
崔颖 ;
吴久玲 ;
王临虹 ;
张彤 ;
李伯华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03) :145-149
[7]   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 [J].
黄醒华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05) :3-5
[8]   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调查 [J].
谢学勤 ;
詹绍康 ;
冯学山 ;
谢玲玉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04) :64-64
[9]   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 [J].
郑平 ;
黄醒华 ;
王淑珍 ;
不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6, (03)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