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64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高志亮
马莉娅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动态;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8.s2.024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北京市不同时段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由1988年的532万t增加到2003年的852万t,平均每年以4.00%的速率递增,这说明北京市森林起着碳汇作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阔叶林碳储量的贡献最大,其中,栎类、杨树占主导地位;全市森林碳储量中幼、中龄林所占比重大,而且不同森林类型及不同龄级的碳密度均呈减少趋势。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和管理,将会使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赵敏
    周广胜
    [J]. 地理科学, 2004, (01) : 50 - 54
  • [2]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马钦彦
    陈遐林
    王娟
    蔺琛
    康峰峰
    曹文强
    马志波
    李文宇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100 - 104
  •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 13 - 16
  • [4]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733 - 740
  • [5]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8 - 522
  • [6]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J]. 生态学报, 1996, (05) : 497 - 508
  • [7] 中国主要五针松群落学特征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吴刚
    冯宗炜
    [J]. 生态学报, 1995, (03) : 260 - 267
  • [8] Carbon in vegetation of Russian forests: Methods to estimate storag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J] . V. Alexeyev,R. Birdsey,V. Stakanov,I. Korotkov.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