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幼苗库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苏嫄 [1 ]
焦菊英 [2 ,3 ]
王巧利 [1 ]
杜华栋 [2 ]
王志杰 [2 ]
寇萌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幼苗库; 幼苗密度; 物种多样性; 物种相似性; 地上植被; 黄土丘陵沟壑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幼苗是植物生活史中一个不可缺失的阶段,对自然植被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幼苗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选择不同植被带的3个典型小流域,通过野外样方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幼苗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幼苗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幼苗75种,分属25科,地上植被105种,分属29科,主要由菊科、禾本科和豆科构成,且以旱生和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为主;2)不同侵蚀环境下幼苗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不同差异。不同植被带上,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大于森林带。同一植被带上,森林带幼苗密度是峁顶>阴坡>阳坡,多样性指数是梁/峁坡>沟坡;草原带二者在不同侵蚀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而森林草原带表现为阴坡尤其是阴沟坡幼苗密度较大,物种较为丰富;3)侵蚀环境不同对幼苗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无显著影响,3个流域草本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值都在0.5以下,表现出较小的相似性。可见,黄土丘陵沟壑区立地环境条件差,幼苗不易存活和建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31]   黄土高原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红梅 ;
谢应忠 ;
陈来祥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 (04) :62-66
[3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J].
张金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120-124
[33]   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机理及措施研究综述 [J].
黄云凤 .
福建水土保持, 2004, (03) :14-18
[34]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变化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刘芳 ;
侯喜禄 ;
周生路 .
生态学报, 2003, (12) :2550-2557
[35]   围封沙质草甸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的特征 [J].
赵丽娅 ;
李锋瑞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10) :1725-1730
[36]   杭州五云山米槠种群幼苗大小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谢佳彦 ;
邓志平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35-39
[37]   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J].
沈玉芳 ;
秦清军 ;
吴永红 .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03) :5-8
[38]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 [J].
郑粉莉 ;
高学田 .
地理科学, 2003, (02) :230-235
[3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脆弱农业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以安塞县为例 [J].
高旺盛 ;
董孝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2-188
[40]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J].
王军 ;
傅伯杰 ;
邱扬 ;
陈利顶 ;
余莉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73-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