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性的研究

被引:83
作者
梁茂成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局部连贯; 整体连贯; 作文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连贯性是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以往对学习者语篇连贯性的研究往往拘泥于对文本中衔接手段这一文本表层特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研究将语篇的连贯性分为局部连贯和整体连贯,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能力的发展规律。研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oh-Metrix对120篇学生英语作文的语篇连贯能力进行测量,分析语篇连贯能力与作文成绩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学生英语书面语中语篇连贯能力的发展变化模式。研究发现,学生的语篇连贯能力与整体写作能力基本同步发展,但学生的语篇连贯能力差异较大。高分作文整体连贯手段运用较好,而低分作文则更多地依赖局部连贯手段。研究还发现,由于学生作文中过多地使用了人称代词和连接等衔接手段,致使这些衔接手段常常不能起到构建连贯文本的作用。研究对我国英语作文教学和开发写作自动评判系统具有一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92+330 +3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 [J].
许双如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1-44+94
[2]   潜伏语义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 [J].
桂诗春 .
现代外语, 2003, (01) :76-84
[3]   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特征的对比分析 [J].
马广惠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05) :345-349+380
[4]   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与质量 [J].
徐伟成 .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0, (05) :71-75
[5]   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 [J].
张德禄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 (06) :24-31+80
[6]   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J].
苗兴伟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 (04) :45-50
[7]   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J].
朱永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01) :23-27
[8]  
从衔接连贯的角度看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质量[D]. 高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4
[9]  
词汇衔接手段与作文质量的关系[D]. 方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