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9
作者
苏念军 [1 ]
肖宗辉 [1 ]
吕莉娟 [1 ]
张月美 [1 ]
黄霞 [2 ]
胡宝珠 [3 ]
熊雯雯 [1 ]
刘风华 [1 ]
机构
[1]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
[2]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3] 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经皮穴位电刺激; 促性腺激素; 睡眠质量;
D O I
10.16190/j.cnki.45-1211/r.2016.04.029
中图分类号
R711.75 [卵巢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1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仅予以饮食调节、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每次30min,每周2~3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及睡眠质量(用PSQI量表评价)。结果:(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SH升高,LH、E2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FS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H和E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4.87±0.6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6.9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EAS对PCOS患者进行预处理有利于促性腺激素的恢复及睡眠质量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分析 [J].
姚娟 ;
李九凤 .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3) :155-156
[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J].
路桃影 ;
李艳 ;
夏萍 ;
张广清 ;
吴大嵘 .
重庆医学, 2014, 43 (03) :260-263
[3]   中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J].
邹红 ;
时思毛 ;
孙淼 ;
吴效科 ;
杨新鸣 .
中医药信息, 2013, 30 (04) :104-105
[4]   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J].
郑秋寒 ;
刘蓝 ;
苗晓玲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02) :73-74
[5]   穴位针刺及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对PCOS不孕患者卵子成熟度的影响 [J].
梁荣伟 ;
刘新雄 ;
李学余 ;
刘艳美 .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03) :17-19
[6]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
谢登菊 .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21) :3613-3614
[7]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J].
马兰 ;
刘新敏 .
环球中医药, 2012, 5 (08) :633-636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进展 [J].
吴效科 ;
常惠 ;
张颖 ;
杨新鸣 ;
侯丽辉 .
科技导报, 2010, 28 (21) :101-105
[9]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效果观察 [J].
侯莲云 ;
闫胜英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18 (07) :429-431
[10]   穴位埋线联合健脾祛痰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J].
陶莉莉 ;
傅艳红 ;
谢蓬蓬 ;
吴彤 ;
桑霞 ;
龙泳伶 ;
曾诚 ;
张玉珍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6 (02) :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