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的生物化石标志

被引:8
作者
覃军干
吴国瑄
郑洪波
李从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硬质黏土层; 环纹藻; 孢粉和藻类; 长江三角洲;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4.03.002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8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孢粉、藻类分析,从第一硬质黏土层中提取出较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及其组合的特征。与其上覆地层相比,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的绝对浓度较低,出现的孢粉、藻类组合较单调,孢粉、藻类组合中淡水藻类含量异常高,并以环纹藻为主。高含量的淡水藻类指示硬质黏土的形成曾受到水流作用,硬质黏土的形成环境应为水域环境。与上覆、下伏地层的孢粉、藻类组合明显不同,淡水藻类含量高是第一硬质黏土层孢粉、藻类组合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对比的一个显著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长江三角洲及海域风尘沉积与环境.[M].郑祥民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2] 长江晚第四纪河口地层学研究.[M].李从先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 [3] 孢粉分析技术手册.[M].李光瑜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5,
  • [4]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M].严钦尚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5] 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
    覃军干
    吴国瑄
    邓兵
    李从先
    [J]. 科学通报, 2002, (17) : 1347 - 1350
  • [6] 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
    张玉兰
    姜立征
    王开发
    张敏斌
    华棣
    [J]. 海洋通报, 2001, (06) : 51 - 59
  • [7] 孢粉-气候对应分析重建上海西部地区8.5kaB.P.以来的气候
    蔡永立
    章薇
    过仲阳
    陈宇
    陈中原
    [J]. 湖泊科学, 2001, (02) : 118 - 126
  • [8] 上海地区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
    姜立征
    张玉兰
    王开发
    张卫东
    张敏斌
    章振铨
    刘昌森
    华棣
    [J]. 上海地质, 2000, (04) : 34 - 41
  • [9]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发育的阶段性
    陈庆强
    李从先
    [J]. 科学通报, 1998, (23) : 2557 - 2559
  •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硬粘土层成因研究
    陈庆强
    李从先
    [J]. 地理科学, 1998, (01) : 58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