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水盆地水文地质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被引:17
作者
杨友运 [1 ]
常文静 [1 ]
侯光才 [2 ]
王永和 [2 ]
张蓬勃 [1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白垩系; 自流水盆地; 古地理; 地下水;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3.010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是一特大型自流水盆地,发育洛河、环河华池和罗汉洞三个含水岩组。通过分析早白垩世的盆地古构造、古地理、沉积环境和岩石特征、划分含水岩组沉积相类型,探讨沉积相与含水岩组发育分布规律以及含水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岩相古地理是控制含水岩组分布特征、含水性以及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受其影响,在盆地边缘,含水岩组由多期冲积扇、河流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砂砾岩和砂岩组成,不同沉积期次的砂砾岩层叠置,形成巨厚含水层,泥岩隔水层不发育,地下水循环系统性好,矿化度低;在盆内,洛河和罗汉洞组风成相砂岩,产状稳定、组份和结构成熟度高、易溶组份少,顶底板及边界隔挡岩性匹配合理,是最理想的含水岩组。环河华池组含水砂体,由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滨湖滩坝相长石石英细砂岩组成,呈孤立透镜体状,含水性差,孔喉结构复杂,水溶蚀作用强,矿化度高;早白垩世形成的鄂尔多斯东西不对称湖盆结构既控制当时含水层的发育和分布,又是现今自流水盆地结构形成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沙漠相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J].
谢渊 ;
王剑 ;
江新胜 ;
李明辉 ;
谢正温 ;
罗建宁 ;
侯光才 ;
刘方 ;
王永和 ;
张茂省 ;
朱桦 ;
王德潜 ;
孙永明 ;
曹建科 .
沉积学报, 2005, (01) :73-83
[2]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 [J].
张昌民 ;
张尚锋 ;
李少华 ;
淡卫东 ;
侯路 .
沉积学报, 2004, (02) :183-192
[3]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沙漠古风向变化规律及其气候意义 [J].
江新胜 ;
潘忠习 ;
付清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195-201
[4]  
马润华主编.陕西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