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贫困陷阱:少数民族地区信贷扶贫政策反思

被引:9
作者
史源渊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贫困; 家计模式; 信贷扶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家庭因其落后的家计模式导致深度贫困,而消费的现代化滋生家庭信贷需求。信用社的信贷扶贫政策创新为农民贷款提供了便利,然而,贫困户因其实物经济的生产方式与信贷经济货币化特点不适配、不固定收入与信贷固定支出不适配、农民家庭低积累和信贷高额本息的体量不适配,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因无法按期偿还本金,通过"利息养本金"的方式不断追加债务,陷入新贫困陷阱。对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应该通过激发家庭发展能力、教育农民观念而实现家庭积累;同时完善信用社贷款政策,控制农民因信贷致贫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村金融扶贫的难点与对策 [J].
吴平凡 .
人民论坛, 2017, (34) :74-75
[2]   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 [J].
殷浩栋 ;
汪三贵 ;
郭子豪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6) :70-93+243
[3]   论我国农村扶贫金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J].
李伶俐 ;
刘小华 ;
王定祥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5) :82-90+97
[5]   金融扶贫、行为心理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精准识别视角下的扶贫机制设置 [J].
黄英君 ;
胡国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 (02) :1-10
[6]   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 [J].
雷望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1-8
[7]   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村民自治的视角 [J].
万江红 ;
苏运勋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8) :149-154
[8]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 [J].
周孟亮 ;
彭雅婷 .
当代经济管理, 2015, 37 (04) :85-90
[9]   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李善民 .
改革与战略, 2014, 30 (11) :35-38
[10]   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 [J].
董家丰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07)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