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凹陷白垩纪沉积环境对燕辽造山带隆升过程的指示

被引:3
作者
徐政语
林舸
刘池阳
马晓昌
侯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3] 江汉石油管理局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指示; 燕辽造山带; 隆升过程; 昌图凹陷;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4.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昌图凹陷是燕辽造山带东北缘山前一次级裂陷构造单元 ,其中充填了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根据构造活动与沉积演化特征 ,地层层序划分为裂陷期 (SSⅠ )、断陷期 (SSⅡ )和坳陷期 (SSⅢ )三个超层序 ,断陷期 (SSⅡ )超层序可进一步细分为断陷早期 (SⅡ1)和断陷晚期 (SⅡ2 )两个层序。裂陷期超层序发育巨厚的溢流相、爆发相火山岩。断陷早期 (SⅡ1)层序发育低位与湖盆扩张两个体系域 ,低位体系域总体反映为一套近物源稀性泥石流沉积特征 ;湖盆扩张体系域反映水体相对较深 ,有扇三角洲及半深湖—深湖相沉积 ;岩屑砂岩发育 ,岩屑成分以火山岩为主。断陷晚期凹陷水体变浅 ,SⅡ2 层序中下部低位及湖盆扩张体系域总体发育特征类似SⅡ1层序 ,上部发育的湖盆收缩体系域 ,演化为扇三角洲、河道、滨浅湖及沼泽相 ;SⅡ2 层序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 ,岩屑成分除火山岩外 ,见有混合花岗岩及变质岩岩屑。坳陷期 (SSⅢ )超层序发育冲积平原相 ,砂岩中混合花岗岩及变质岩岩屑成分进一步增加。由于受区域构造环境控制 ,凹陷沉积沉降中心不断北移 ,表明松辽盆地南缘燕辽造山带在白垩纪不断隆升、向北扩展 ;凹陷中发育三期低位体系域、对应了三期断陷活动 ,指示造山带在造山后作用阶段经历了三期幕式快速隆升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造山作用与沉积响应
    李勇
    王成善
    曾允孚
    [J]. 矿物岩石, 2000, (02) : 49 - 56
  • [2]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格局转换过程中的深部作用与浅部响应
    邵济安
    牟保磊
    张履桥
    [J]. 地质论评, 2000, (01) : 32 - 40
  • [3] 燕山式板内造山带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探讨
    宋鸿林
    [J]. 地学前缘, 1999, (04) : 309 - 316
  • [4] 合肥盆地南部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其物源构造属性
    李忠
    李任伟
    孙枢
    江茂生
    张文华
    [J]. 岩石学报, 1999, (03) : 438 - 444
  • [5] 盆地沉积物示踪源区山脉隆升剥露的几种方法
    王岳军
    范蔚茗
    林舸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2) : 86 - 90
  • [6] 华北北部侏罗纪大型推覆构造带前缘盆地沉积特征和成因机制初探
    和政军
    王宗起
    任纪舜
    [J]. 地质科学, 1999, (02) : 61 - 70
  • [7]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朱大岗
    吴珍汉
    崔盛芹
    吴淦国
    马寅生
    冯向阳
    [J]. 地质论评, 1999, (02) : 163 - 172
  • [8] 燕山—阴山地区晚侏罗世强烈推覆—隆升事件及沉积响应
    和政军
    李锦轶
    牛宝贵
    任纪舜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07 - 418
  • [9]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前陆褶冲带的对比研究
    张长厚,宋鸿林
    [J]. 地球科学, 1997, (01) : 3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