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火地塘林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潜在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29
作者
刘宇 [1 ]
郭建斌 [1 ]
邓秀秀 [2 ]
刘泽彬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秦岭; 混交林; 森林土壤; 水源涵养;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150372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以荒草地和农用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对照,于2011年5月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样地上挖掘土壤剖面,并对其土壤物理性质和蓄水、入渗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首次对该地区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潜在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为荒草地(1.25 g/cm3)>农用地(1.22 g/cm3)>松栎混交林地(0.82 g/cm3),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为松栎混交林地(87.40%)>荒草地(45.87%)>农用地(38.95%);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能最好,农用地最差。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佳(0.00),农用地土壤的潜在水源涵养功能最差(1.10),建议在该地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以提高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本研究为认识和综合评价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积累了基础资料,从而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障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云南省高原典型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J].
石小亮 ;
张颖 ;
单永娟 ;
段维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8) :1366-1372
[2]   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J].
吴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5) :858-869
[3]   冀北山地森林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J].
赵建生 ;
王永明 ;
杨新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3) :201-205
[4]   浑河上游4种典型水源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顾宇书 ;
邢兆凯 ;
韩友志 ;
刘红民 ;
高英旭 ;
于世河 ;
高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1) :37-41
[5]   基于半方差函数的银川平原土地利用强度图谱分析 [J].
刘欢 ;
张荣群 ;
郝晋民 ;
艾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225-231+301
[6]   环境因子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吴昊 ;
王得祥 ;
黄青平 ;
张义 ;
宋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9) :41-50
[7]   小兴安岭南坡3种林型林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汪永英 ;
段文标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 (05) :31-36
[8]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J].
张巧明 ;
王得祥 ;
龚明贵 ;
张丽楠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5) :69-73
[9]   农牧交错带小流域防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高岗 ;
秦富仓 ;
姚云峰 ;
刘富 ;
田桂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8) :180-185
[10]   缙云山几种林分水源涵养和保土功能评价 [J].
陈引珍 ;
程金花 ;
张洪江 ;
李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