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膏盐地层与矽卡岩型铁矿的关系:以湖北金山店铁矿为例

被引:18
作者
朱乔乔 [1 ,2 ]
谢桂青 [1 ,2 ]
王建 [3 ]
李伟 [3 ]
于炳飞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含膏盐地层; 成矿作用; 矿物成分; 矽卡岩型铁矿;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3.09.018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含膏盐地层对金属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金山店铁矿中的方柱石和硬石膏、石膏、黄铁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方柱石中Cl含量高达4%,硬石膏、石膏、黄铁矿δ34S值分别为24.9‰27.9‰(n=10)、27.5‰28.4‰(n=2)和16.2‰19.4‰(n=9),硬石膏和石膏δ34S值总体上接近中三叠世地层沉积硬石膏的δ34S值,而黄铁矿δ34S值则明显偏离0值,暗示金山店铁矿成矿体系中的S主要来自于含膏盐地层。根据共生的硬石膏和黄铁矿矿物对S同位素组成平衡分馏方程计算出其"平衡温度"范围为563~728℃(n=6),高于硬石膏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已有资料暗示在高温岩浆热液阶段或是更早的岩浆阶段,含膏盐地层中的膏盐矿物就已经大量加入金山店铁矿成矿体系之中。根据方柱石中Cl的含量估算出平衡流体中的盐度超过70%,高盐度流体具有萃取和搬运巨量铁质的能力,同时提高了硬石膏的溶解度。大量硬石膏加入成矿体系,提高了该体系的氧化性,为后期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419 / 14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库车前陆盆地古近系—新近系铜矿化特征及铜的来源、富集分布初探 [J].
曹养同 ;
刘成林 ;
陈永志 ;
焦鹏程 ;
宣之强 .
地质学报, 2010, 84 (12) :1791-1804
[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J].
毛景文 ;
邵拥军 ;
谢桂青 ;
张建东 ;
陈毓川 .
矿床地质, 2009, 28 (02) :109-119
[3]   碰撞造山过程中流体向前陆盆地大规模迁移汇聚:来自长江中下游三叠纪膏盐建造和区域蚀变的证据 [J].
侯增谦 ;
杨竹森 ;
李荫清 ;
曾普胜 ;
蒙义峰 ;
徐文艺 ;
田世洪 .
矿床地质, 2004, (03) :310-326
[4]   长江中下游海相三叠系膏盐层与铜(金)、铁矿床 [J].
范洪源 ;
李文达 ;
王文斌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 (02) :32-41
[5]   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含铜黄铁矿型矿床成因 [J].
王文斌 ;
李文达 ;
董平 ;
谢华光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4, (02) :25-34
[6]   同位素地质在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J].
苏欣栋,刘陶梅 .
地质与勘探, 1994, (01) :27-32
[7]   试从古水文地质学角度分析地层与矽卡岩矿床成矿之关系──以鄂东张福山铁矿为例 [J].
王焰新,李立平 .
矿产与地质, 1994, (01) :63-68
[9]   长江中下游地区内生铁铜矿床与膏盐的关系 [J].
蔡本俊 .
地球化学, 1980, (02) :193-199
[10]  
流体包裹体[M]. 科学出版社 , 卢焕章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