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36
作者
宋娟丽
吴发启
姚军
佘雕
包耀贤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弃耕地; 弃耕年限;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安塞纸坊沟流域14块不同弃耕年限的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随着弃耕地植被的恢复,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质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CEC、全氮含量、全钾含量、水解氮及速效钾含量逐步提高,土壤盐分含量、土壤pH值有逐步降低的趋势,说明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在不断优化。另外植被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CEC、全钾、速效钾、全氮及水解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与植被具有互动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不同地形下土壤性质分布特征 [J].
魏孝荣 ;
邵明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46-953
[2]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J].
马祥华 ;
焦菊英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2) :15-22+31
[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因子对植被恢复的贡献 [J].
马祥华 ;
焦菊英 ;
白文娟 ;
焦峰 ;
温仲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2) :328-335
[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卫伟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93-96
[5]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李延梅 ;
黄志霖 ;
黄奕龙 ;
彭鸿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92-2296
[6]   我国弃耕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概述 [J].
戎郁萍 .
四川草原, 2004, (05) :1-4
[7]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流域养分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J].
赵护兵 ;
刘国彬 ;
许明祥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2) :72-75
[8]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研究 [J].
张俊华 ;
常庆瑞 ;
贾科利 ;
陈涛 ;
岳庆玲 ;
李云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38-41
[9]   半干旱区人工林草地土壤旱化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40-1647
[10]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 [J].
张雷明 ;
上官周平 .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