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要国家和中国百年历史陆地碳汇比较分析和政策建议

被引:2
作者
聂昊 [1 ,2 ]
邢继俊 [3 ]
王绍强 [1 ]
程邦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
关键词
西方发达国家; 历史陆地碳汇; 减排成本; 全球变化; CO2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6.2 [林业];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由于发达国家在保护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等方面的长期努力,使其陆地生态系统历史累计碳汇(碳收支值为正)相当可观。然而在历史同期,我国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相对较小,难以有效抵消历史碳排放。本文通过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在1900-2005年期间的历史陆地累计及人均碳收支状况的对比分析,同时估算发达国家利用陆地历史累计碳汇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出了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利用其可观的历史累计陆地碳汇来抵偿历史碳排放欠账的观点。基于这种判断以及当前关于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和加强陆地历史累计碳汇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2) :1659-1671
[2]   “八国集团”2009意大利峰会减排目标下的全球碳排放情景分析 [J].
方精云 ;
王少鹏 ;
岳超 ;
朱江玲 ;
郭兆迪 ;
贺灿飞 ;
唐志尧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339-1346
[3]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8) :1009-1027
[4]   “薯”年美食总动员 [J].
初雪 .
绿色中国, 2008, (10) :12-13
[5]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J].
葛全胜 ;
戴君虎 ;
何凡能 ;
潘嫄 ;
王梦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2) :197-210
[6]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 [J].
何建坤 ;
刘滨 ;
陈文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6) :14-17
[7]   Changes in annual CO2 fluxes estimated from inventory data in South Korea [J].
Lee Dowon ;
Yook Keun Hyung ;
Lee Dongseon ;
Kang Sinkyu ;
Kang Hojeong ;
Lim Jong Hwan ;
Lee Kyeong Hak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02, (S1) :87-96
[8]  
全球生态学[M]. 气象出版社 , 周广胜,王玉辉编著, 2003
[9]   Forest carbon sink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J].
Goodale, CL ;
Apps, MJ ;
Birdsey, RA ;
Field, CB ;
Heath, LS ;
Houghton, RA ;
Jenkins, JC ;
Kohlmaier, GH ;
Kurz, W ;
Liu, SR ;
Nabuurs, GJ ;
Nilsson, S ;
Shvidenko, AZ .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2, 12 (03) :891-899
[10]   Experience [J].
Wrangler, E .
FORESTRY CHRONICLE, 1999, 75 (03)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