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中医虚、瘀、风湿的相关性——附182例临床病理与中医证候学分析

被引:21
作者
陈洪宇
朱彩凤
张敏鸥
陈长江
王永钧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2] 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
[3]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 杭州
[4] 杭州
[5] 安吉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小球硬化; 证候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51 [];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探讨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N-sFSGS)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中医虚、瘀、风湿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进行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临床分型、肾病理各项参数和中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证候的半定量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研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IgA-sFSGS的中医证候,主要呈气阴两虚伴脉络瘀阻的二联证候(36例,占19.78%),以及在二联证基础上伴风湿内扰证的三联证候(146例,占80.22%)。三联证与二联证在临床高血压/慢性肾衰竭型的构成比为24.66%与16.67%、在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型的构成比则为24.66%与2.78%,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20.530)。三联证患者的血肌酐、尿酸、尿蛋白定量均较二联证增高,而血白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则较二联证降低(P<0.05);肾病理损害程度则较二联证严重(P<0.05~0.001)。结论:(1)二联证是IgAN-sFSGS的基本证候;(2)由二联证向三联证演变显示本病病情由轻转重;反之则预示病情趋向稳定;(3)在IgAN-sFSGS的病情经过中,由二联转入三联时,若加用有效的祛风胜湿中药可望减轻或逆转病情。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两种辨证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附134例临床资料分析 [J].
王永钧 ;
张敏鸥 ;
陈洪宇 ;
李素波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 (04) :200-204
[2]   192例IgA肾病小管间质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J].
刘国平 ;
黄九香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10) :589-591
[3]   雷公藤多甙联合大黄素及苯那普利治疗重型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J].
徐明中 ;
胡伟新 ;
陈惠萍 ;
姚小丹 ;
俞雨生 ;
刘志红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 (03) :223-227
[4]   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 [J].
邹万忠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1, (04) :270-275
[5]   10594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J].
陈惠萍 ;
曾彩虹 ;
胡伟新 ;
王庆文 ;
俞雨生 ;
姚小丹 ;
唐政 ;
王建平 ;
朱茂艳 ;
周虹 ;
刘红 ;
刘志红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06) :501-509
[6]   局灶节段透明变性及硬化在判断IgA肾病预后中的意义 [J].
严海东 ;
Packham D ;
Kincaid Smith P ;
Becker G ;
周希静 ;
不详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1999, (05)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