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被引:27
作者
肖芳锋
侯贵廷
王延欣
李乐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构造应力场; 最大主应力; 岩墙; 节理; 褶皱;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0.03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3期:二叠纪末、侏罗纪末(或延续到早白垩世末)和新近纪以来。根据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北西西-北西向、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进一步对整个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盆地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川西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与应用.[D].操成杰.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 03
[2]  
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转换与沉积——构造格局.[D].王宏强.西北大学.2001, 01
[3]   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J].
王延欣 ;
侯贵廷 ;
李江海 ;
潘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902-908
[4]   三维地应力测量及地质力学分析 [J].
孙卫春 ;
闵弘 ;
王川婴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2) :3778-3784
[5]   准噶尔盆地霍尔果斯构造霍10井区地应力研究 [J].
刘颖彪 ;
杨虎 ;
邓平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4) :504-506
[6]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断裂构造特征 [J].
曲国胜 ;
马宗晋 ;
张宁 ;
李涛 ;
田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3) :290-295
[7]   准噶尔盆地盆山构造耦合与分段性 [J].
马宗晋 ;
曲国胜 ;
李涛 ;
赵瑞斌 ;
许建东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3) :271-277
[8]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J].
漆家福 ;
陈书平 ;
杨桥 ;
于福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252-260+282
[9]   新疆北部哈拉阿拉特山走滑—冲断复合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附视频 [J].
孙自明 ;
洪太元 ;
张涛 .
地质科学, 2008, (02) :309-320
[10]   准噶尔盆地腹部达巴松地区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 [J].
康海亮 ;
于兴河 ;
李胜利 ;
王斌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417-42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