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42
作者
漆家福 [1 ]
陈书平 [2 ]
杨桥 [2 ]
于福生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断裂带; 构造样式; 构造层次; 构造演化; 北天山;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北天山盆山过渡带是一条走向为NWW向(近EW向)的复杂构造变形带。根据构造变形样式的差异,该盆山过渡带从南向北可以划分为出若干变形"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若干变形"段",由深而浅可以划分出2~3个变形"层"。北天山(包括博格达山)是由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褶皱构成的基岩断隆带,其中主干断层为向山体倾斜的高角度逆冲断层。该盆山结合带宏观上是一条冲断挠曲带,高角度逆冲的山前大断裂的下盘发育一系列中-低角度的基底卷入逆冲断层,部分逆冲断层上盘发育相关褶皱,但是基岩顶面和卷入变形的沉积盖层总体上构成向盆地倾斜的单斜构造。准噶尔盆地内部是一个宽阔的分层变形叠置带,侏罗系及上覆底层主要为滑脱褶皱变形,侏罗系在背斜核部加厚,滑脱背斜下伏地层及盆地基底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断层。NNE-NE向、近SN向变换断层或构造变换带将上述构造变形带分隔成不同的"段",同一"带"、同一"段"和同一"层"内的构造变形样式是类似的,不同"带"、不同"段"和不同"层"的构造变形样式则有明显的差异。盆山过渡带的构造特征受早二叠世正断层和走滑正断层活动、晚侏罗世基底卷入逆冲断层和走滑逆冲断层活动以及上新世逆冲断层活动和褶皱变形等多次构造变形的影响,但主要是上新世以来北天山逆冲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的结果。先存的基底断裂、沉积盖层中的软弱岩层以及天山隆升和对准噶尔盆地挤压作用的不均一性是影响盆山过渡带构造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60+282 +2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换带特征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马永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3) :345-354+394
[2]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滑脱层厘定 [J].
董臣强 ;
孙自明 ;
洪太元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38-142
[3]   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东濮凹陷构造样式的影响 [J].
漆家福 ;
王德仁 ;
陈书平 ;
赵衍斌 ;
程秀申 ;
解宸 ;
徐政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51-459
[4]   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 [J].
郭召杰 ;
方世虎 ;
张锐 ;
张志诚 ;
吴朝东 ;
邵奎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75-481
[5]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 [J].
万里皋 ;
刘登明 ;
侯六根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S1) :40-45+138
[6]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及其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之一)——叠合盆地划分与研究方法 [J].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553-562
[7]   准噶尔盆地的原型和构造演化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汪新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77-89
[8]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9]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J].
孙自明 ;
何治亮 ;
牟泽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16-221
[10]   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编图研究 [J].
成守德 ;
徐新 .
新疆地质, 2001,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