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换带特征

被引:30
作者
汪新伟 [1 ]
汪新文 [2 ]
马永生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关键词
构造变换带; 主控因素; 褶皱-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研究区的横向构造变换带根据其对区域构造分段作用的规模分为3个级别,分别控制了相邻区块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构造线展布、构造样式与变形程度的差异;纵向变换带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逆冲断层和背斜系斜列分布、逆冲位移纵向斜列传递;构造变换带形成的主控因素主要与基底构造、先存构造、滑脱断层在走向和倾向上沿多层次滑脱的转变、沉积相和岩性差异以及挤压力的作用方式等有关;它的纵向分带、横向分段作用,控制了褶皱-冲断带不同区带、区段的变形样式,从而控制了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4+394 +3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 [J].
郭召杰 ;
方世虎 ;
张锐 ;
张志诚 ;
吴朝东 ;
邵奎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75-481
[2]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分析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刘剑平 ;
马永生 .
地学前缘, 2005, (04) :411-421
[3]   准噶尔盆地的原型和构造演化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汪新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77-89
[4]   临清坳陷变换构造研究 [J].
刘剑平 ;
汪新伟 ;
汪新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51-54
[5]   塔里木北部地区北北西向构造变换带特征及对石油勘探的启示 [J].
邬光辉 ;
郑多明 .
地质科学, 2004, (04) :551-560
[6]   新疆博格达山分段及深浅构造转换关系 [J].
李涛 ;
王宗秀 ;
周高志 ;
柳永清 ;
李寅 .
地学前缘, 2004, (03) :103-114
[7]   传递带及其在砂体发育中的作用 [J].
陈发景 ;
贾庆素 ;
张洪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44-148
[8]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J].
孙自明 ;
何治亮 ;
牟泽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16-221
[9]   博格达山隆升对北三台地区构造形成与演化的控制作用 [J].
吴孔友 ;
查明 ;
曲江秀 ;
田辉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5+137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赵桂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