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被引:56
作者
宁运旺
马洪波
张辉
汪吉东
许仙菊
张永春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甘薯; 氮; 源库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盆栽、田间微区和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苏薯16(半直立株型)和苏薯11(匍匐株型)生长前期(0~30 d)、中期(30~60 d)和后期(60~120 d)根系形态、单株薯数、叶面积指数、茎叶生物量、根生物量和T/R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内,施氮对甘薯茎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根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生长前期,低量施氮对根系生长和分化有促进作用,而适量和高量施氮则表现显著抑制作用,并使30 d时单株薯数显著降低29.3%36.6%或1.3~2.0个(P<0.05),但同一甘薯品种、不同施氮处理的单株薯数在生长中期之后又趋于一致。生长中期,适量和过量施氮可显著促进源库规模的发展,并使甘薯茎叶生物量增加量分别显著提高35.5%48.9%和73.4%79.8%(P<0.05),叶面积指数迅速达到4左右,而对根生物量增加量无显著影响(P>0.05)。生长后期,施氮过多时(N32处理)茎叶鲜重持续增加,到收获时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达4.9~5.6和1.50~1.51,显著高于适量施氮处理时的3.3~3.5和0.58~0.64(P<0.05);施氮过少时(N30处理)则反之,收获时不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蔓薯比分别为1.6~1.9和0.36~0.42,其中叶面积指数显著低于适量施氮处理(P<0.05);不同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差异越来越大,适量施氮处理的单个薯重(218~345 g)显著高于不施氮(181~262 g)和过量施氮处理(160~285 g,P<0.05),所以适量施氮处理的最终单株块根产量(1.02~1.20 kg)也高于不施氮处理(0.88~0.91 kg)和过量施氮处理(0.79~0.87 kg,P<0.05)。表明,移栽前一次性基施氮的条件下,不施或少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源库关系的提早建立,适量或过量施氮有利于甘薯生长中期源库关系的发展,而仅有适量施氮有利于维持甘薯生长后期的源库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J].
莫钊文 ;
李武 ;
段美洋 ;
潘圣刚 ;
田华 ;
唐湘如 .
华北农学报, 2013, (05) :206-212
[2]   氮肥和多效唑对甘薯叶片生理功能和产量的影响 [J].
陈晓光 ;
史春余 ;
李洪民 ;
张爱君 ;
史新敏 .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 (02) :71-75
[3]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宁运旺 ;
马洪波 ;
许仙菊 ;
汪吉东 ;
张辉 ;
许建平 ;
陈杰 ;
张永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3) :486-495
[4]   不同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型甘薯光合和淀粉积累的影响 [J].
陈晓光 ;
李洪民 ;
张爱君 ;
史新敏 ;
唐忠厚 ;
魏猛 ;
史春余 .
作物学报, 2012, 38 (09) :1728-1733
[5]   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品种玉米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 [J].
戴明宏 ;
赵久然 ;
杨国航 ;
王荣焕 ;
陈国平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08) :1585-1595
[6]   不同肉色甘薯交互嫁接后块根干物质积累研究 [J].
李明 ;
傅玉凡 ;
王大一 ;
蒲志刚 ;
吴洁 ;
谭文芳 .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05) :1418-1423
[7]   不同施氮水平对超级稻源库特性的影响 [J].
冯跃华 ;
潘剑 ;
何腾兵 ;
刘应春 ;
王尚有 ;
赵福胜 ;
田晋文 ;
潘兴书 ;
范乐乐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5) :252-256
[8]   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源特征的影响 [J].
吉春容 ;
赵琳 ;
李世清 ;
李生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11) :53-59
[9]   氮肥类型与施用量对华北平原夏玉米源库关系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张红芳 ;
申丽霞 ;
刘明 ;
戴明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294-300
[10]   甘薯内源激素变化与块根形成膨大的关系 [J].
王庆美 ;
张立明 ;
王振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14-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