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1和S1记录的古地磁场特征

被引:15
作者
邓成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 古地磁学; 岩石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详细介绍了黄土高原西部白草塬剖面L1和S1的高精度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结果,讨论了白草塬剖面记录古地磁场的特征,从古地磁学角度探讨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的连续性。白草塬剖面黄土沉积物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是主要的亚铁磁性矿物,粗粒的碎屑磁铁矿是其天然剩磁和特征剩磁的主要载体。白草塬剖面L1和S1没有记录任何地磁漂移。其中,L1没有记录MonoLake或Laschamp地磁漂移的原因可归结于黄土沉积物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和/或粗颗粒载磁矿物的重磁化,但前者是主要原因,而堆积过程的不连续性是导致S1没有记录Blake地磁漂移的主要原因。因此,白草塬剖面的L1和S1分别存在约2000年和4000~6000年的沉积不连续。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6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广西百色盆地含石器层沉积物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学综合研究 [J].
杨小强 ;
朱照宇 ;
张轶男 ;
李华梅 ;
周文娟 ;
阳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108-117
[2]   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化率的温度和频率特性及其环境磁学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潘永信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55-962
[3]   松山-布容地磁极性倒转在黄土高原东南缘记录的可靠性探讨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RLvlie ;
裴军令 ;
孙知明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63-971
[4]   宝鸡古土壤层S7和黄土层L8的天然剩磁锁定深度初探 [J].
杨天水 ;
李惠娣 ;
傅建利 ;
MToshiaki ;
杨振宇 ;
HMasayuki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72-982
[5]   黄土高原东南缘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环境磁学结果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Reidar Lvlie ;
裴军令 ;
孙知明 .
科学通报, 2006, (13) :1575-1582
[6]   三门峡地区黄土L9的重磁化现象及原因探析 [J].
王喜生 ;
杨振宇 ;
Lvlie Reidar ;
裴军令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453-460
[7]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8]  
Optical dating of Chinese loess using sand-sized quartz: Establishing a time frame for Late Pleistocene climate chang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J.P. Buylaert,A.S. Murray,D. Vandenberghe,M. Vriend,F. De Corte,P. Van den haute.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 2007 (1)
[9]  
Late Brunhes polarity excursions (Mono Lake, Laschamp, Iceland Basin and Pringle Falls) recorded at ODP Site 919 (Irminger Basin)[J] . J.E.T. Channell.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6 (1)
[10]  
Low-temperature viscous magnetization of multidomain magnetite: Evidence for disaccommodation contribution[J] . Adrian R. Muxworthy,Wyn William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