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被引:43
作者
丁薇
郑涌
机构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应激障碍,创伤后; 应激障碍,创伤性;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1 [创伤]; R395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040203 ;
摘要
背景:创伤事件影响着个体情感、认知和身体等很多方面,很多的创伤个体会进一步的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从而造成个体在社会和职业机能上的损伤。目的:简明介绍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分类,诊断标准,测量和症状,并分析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5-12与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心理反应、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中文文献来源于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的关键词包括“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文献来源于ProQuest数据库,检索的关键词包括“trauma,PTS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详细阐述了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心理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筛除与之无明显联系的文章。排除①器质性损伤和运动损伤的部分。②个案研究的文献。③重复性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8篇文献,选择与本文密切相关的15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目前第4个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分为急性、慢性、延迟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3种亚型。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提出6个症状标准用来进行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特征就是表现出与超出平常经验的、确切的创伤性事件相联系的明确的症状特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应激源、影响因素及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心理反应。结论:研究创伤后的各种心理反应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对于临床创伤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行回顾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和创伤患者的康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05例车祸伤后病人应激障碍的随访研究 [J].
韩建波 ;
刘兰芬 .
中国全科医学, 2003, (10) :840-842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康复 [J].
何跃 ;
张洪涛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6) :2346-2347
[3]   312名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 [J].
吴兴曲 ;
王倩云 ;
杨来启 ;
胡淑芳 ;
邓自和 ;
王惠利 ;
王晓峰 ;
李拴德 ;
马文涛 ;
刘光雄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2, (06) :431-433
[4]   车祸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 [J].
刘光雄 ;
杨来启 ;
许向东 ;
张宏斌 ;
胡淑芳 ;
王晓峰 ;
张彦 ;
马文涛 ;
吴兴曲 ;
王蓉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1) :18-20
[5]   唐山大地震所致截瘫患者远期心身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J].
张本 ;
王学义 ;
孙贺祥 ;
马文有 ;
徐广明 ;
孟雪梅 ;
于振剑 ;
谷岩 ;
刘秀花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1) :23-25
[6]   对8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心理障碍的检测结果 [J].
刘利军 ;
费伟大 ;
冯志颖 .
四川精神卫生, 2000, (02) :106-106
[7]   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个性、心理状态调查 [J].
李晶 ;
张素馨 ;
刘根义 ;
潘红娜 ;
郭洪敏 ;
李健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S1) :12-13
[8]  
Premilitary MMPI scores as predictors of combat-related PTSD symptoms. Schnurr PP,Friedman MJ,Rosenberg SD.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