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胶东和鲁西地区中生代成矿作用重大差异性的内在因素
被引:31
作者:
徐贵忠
周瑞
王艺芬
佘宏全
李兵
杜本明
宋明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4]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
[5]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察院
来源:
关键词:
胶东和鲁西地区;
沂沭断裂带;
中生代;
构造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动力学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1 [内生矿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胶东和鲁西地区被沂沭断裂带所分隔 ,在中侏罗世末期 ,由于郯庐断裂带发生大规模左旋平移运动 ,二个地区最终拼合在一起。胶东和鲁西地区的金等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 ,但其成矿作用的规模、矿床类型和成矿机制均存在很大的差别。研究表明 ,鲁西地区长期处于华北板块内部 ,而胶东地区则是长期处于华北板块的边缘地带 ,它曾经历了前寒武纪强烈的地质作用、早古生代洋—陆俯冲与碰撞造山作用、晚古生代缓慢隆起、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的陆—陆俯冲与强烈挤压以及燕山晚期岩石圈减薄与大规模构造 岩浆活动的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因此可以认为 ,除上述综合地质构造作用因素外 ,中生代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以及沂沭断裂带的强烈活动是直接导致早白垩世胶东地区产生突发性巨量成矿作用的重要的动力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