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完整籽粒近红外品质分析模型的比较及改进

被引:11
作者
卢宝红
张俊
张义荣
魏良明
戴景瑞
李建生
机构
[1] 山西农科院玉米所
[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3]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忻州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4] 北京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品质; 近红外光谱;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10.7 [产品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本文对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品质分析实验室采用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建立的完整籽粒近红外品质(蛋白质、油分、淀粉)分析模型(简称模型Ⅰ和模型Ⅱ)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进一步地改进。比较分析发现模型Ⅰ蛋白质预测的决定系数(R2),定标均方根差(RMSEE),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p2)和外部验证均方根差(RMSEP)与模型Ⅱ相差不大,模型Ⅰ蛋白含量范围8.15%~16.06%,比模型Ⅱ8.55%~14.7%稍宽;改进以后的模型Ⅲ蛋白质含量8.15%~16.06%,分布比模型Ⅰ和2要广,浓度梯度更均匀;模型Ⅰ油份含量范围2.85%~10.26%,适合测低油分籽粒,模型Ⅱ油份含量范围4.16%~10.12%,适合测高油分籽粒,这与其建模时分别使用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材料相吻合。模型Ⅲ油分(2.85%~10.26%)涵盖了模型Ⅰ的普通玉米和模型Ⅱ的高油玉米,适应性更广。模型Ⅰ高淀粉含量籽粒分布多,模型Ⅱ低淀粉含量籽粒分布多;模型Ⅲ综合了模型Ⅰ的高淀粉含量玉米和模型Ⅱ的低淀粉含量玉米,适应范围也得到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近红外透射分析仪快速测定玉米子粒品质的初步研究 [J].
段民孝 ;
郭景伦 ;
王元东 ;
邢锦丰 ;
滕海涛 ;
赵久然 .
华北农学报, 2003, (01) :37-40
[2]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与应用 [J].
刘艳青 .
制造业自动化, 2002, (02) :61-62
[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J].
徐坤 ;
刘鹏起 ;
张玉娜 ;
丛蕾 ;
辛友人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 (03) :237-240
[4]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J].
史永刚 ;
冯新泸 ;
李子存 ;
孙萍 .
光谱实验室, 2001, (04) :435-437
[5]   旋光法测定木薯粗淀粉的含量 [J].
陈旭红 .
食品工业科技, 2000, (02) :66-67
[6]  
普通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近红外测定方法的研究[D]. 魏良明.中国农业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