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基因组的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赵檀 [1 ]
金柳艳 [1 ]
李远 [1 ]
安浩军 [2 ]
邢志华 [2 ]
王睿辉 [1 ]
刘桂茹 [1 ]
温树敏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实验室/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河北省; 遗传多样性; 演变; SSR;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5.01.007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于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河北省作为我国第三大小麦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河北省审定了大量小麦品种,然而有关其遗传基础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本研究以1949年至2012年的169份河北省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分析了供试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河北省小麦品种的3个染色体组中,以B染色体组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A组最低;7个同源群中,以第5、4群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水平,而第7群最低;在21条染色体上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较大,以4A、2D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1A染色体最低。从品种的更新换代角度看,自1949年以来,尽管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下降,河北省小麦品种的多样性水平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遗传相似系数,供试品种可聚为5大类,聚类结果既反映出河北省小麦品种多样性水平的复杂多样,也反映出品种的地域性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我国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D].杨松杰.新疆农业大学.2004, 04
[2]  
小麦—冰草多粒新种质的遗传与利用基础研究.[D].陈丹.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0
[3]  
不同区域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程西永.河南农业大学.2010, 05
[4]  
小麦—冰草多粒衍生系3228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王健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04
[5]  
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及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D].郝晨阳.甘肃农业大学.2004, 02
[6]   小麦骨干亲本南大2419对衍生品种(系)HMW-GS的贡献分析 [J].
相吉山 ;
杨欣明 ;
李秀全 ;
刘伟华 ;
高爱农 ;
李立会 ;
马晓岗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14 (06) :1053-1058+1063
[7]   2010-2011年度四省小麦区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J].
王冬梅 ;
冯晶 ;
王凤涛 ;
蔺瑞明 ;
徐世昌 .
植物保护, 2013, (01) :21-28
[8]   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李远 ;
赵檀 ;
王睿辉 ;
陈景堂 ;
刘桂茹 ;
温树敏 ;
谷俊涛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5 (04) :1-5
[9]   1950年以来山东省主推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J].
彭芹 ;
戴双 ;
郭骞欢 ;
程敦公 ;
李豪圣 ;
刘爱峰 ;
刘建军 ;
赵世杰 ;
宋健民 .
分子植物育种, 2012, 10 (02) :228-237
[10]   山东省近期育成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J].
蒲艳艳 ;
程凯 ;
李斯深 .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9 (04) :44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