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病毒含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劲丰
安宏亮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基因杂交信号放大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来我院宫颈病-宫颈癌筛查防治中心就诊的892例病例,运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技术(Hybrid CaptureⅡ,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含量,且同时行阴道镜病理活检。按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正常组、CIN-Ⅰ组、CIN-Ⅱ~Ⅲ组。以对数Log10转换原始的RLU/CO结果作为HR-HPV DNA的定量结果。统计各病例组阳性结果的病毒含量分布,验证数据的频数分布规律。应用SPSS 13.0软件一元线性回归分析HR-HPVDNA病毒含量与CIN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R-HPV DNA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组32.3%(223/693),CIN-Ⅰ53.7%(66/123)、CIN-Ⅱ为78.7%(37/47)、CIN-Ⅲ为93.1%(27/29)。各组阳性病例HPV DNA定量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分别是:正常组1.56、1.42~1.70;CIN-Ⅰ组1.67、1.43~1.91;CIN-Ⅱ~CIN-Ⅲ组1.76、1.55~1.97,子宫颈癌前病变程度与HPV病毒DNA含量不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相关,并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感染率增高;HPV病毒含量的高低,不代表CIN病变的严重程度,然而,病毒含量越高,患高度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36+542 +5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J].
杨毅 ;
王友芳 ;
郎景和 ;
程雪梅 ;
李彩娟 ;
单莹 ;
俞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03) :395-398
[2]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生物状态与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J].
张小燕 ;
陈庆云 ;
卞美璐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 (02) :147-150
[3]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 [J].
赵方辉 ;
马俊飞 ;
乔友林 ;
戎寿德 ;
李凌 ;
章文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11) :7-10
[4]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李淑敏 ;
章文华 ;
吴令英 ;
赵芳辉 ;
黄曼妮 ;
李楠 ;
陈凤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 (06) :42-44
[5]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 [J].
乔友林 ;
章文华 ;
李凌 ;
潘秦镜 ;
杨玲 ;
吴令英 ;
戍寿德 ;
李爱玲 ;
张询 ;
任生达 ;
Belinson J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 (01) :50-53
[6]   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J].
赵方辉 ;
李楠 ;
马俊飞 ;
张洵 ;
吴令英 ;
戎寿德 ;
Lorincz A ;
Belinson J ;
乔友林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5) :61-64
[7]   No confirmed cas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negativ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3 or invasive primary cancer of the uterine cervix among 511 patients [J].
Böhmer, G ;
van den Brule, AJC ;
Brummer, O ;
Meijer, CJLM ;
Petry, KU .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3, 189 (01) :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