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热力状况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13
作者
苏东生 [1 ,2 ]
胡秀清 [3 ]
文莉娟 [1 ]
赵林 [1 ]
李照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青藏高原; Flake模式; 青海湖; 数值模拟;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06 ; 070601 ;
摘要
湖泊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青藏高原湖泊众多,但由于观测数据的缺乏,目前对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湖泊热力状况的研究依然不足且多为短期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TPCAS)开发的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MODIS地表温度数据、青海湖浮标观测数据,分析了Freshwater Lake Model(简称Flake模式)在青海湖的适用性,揭示了青海湖热力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lake模式能够很好的模拟出青海湖的热力状况,但对夏季与秋季的湖表面水温(特别是夜间)模拟偏高,部分是驱动数据误差造成的,修正驱动数据后模拟效果得到改善。对1989 2012年Flake模拟的湖表面温度与ITPCAS数据不同驱动要素之间的年际变化趋势与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青海湖表面温度呈现上升趋势,与气温、向下长波辐射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风速负相关。内部热力状况的模拟结果显示,青海湖混合层温度基本全年呈上升趋势,其中5、6月及12月增温最显著;湖泊底层温度在5月以及12月的两次季节性翻转时期呈上升趋势,在6 10月湖水分层期呈下降趋势,分层期湖泊上层温度升高会加强湖水层结稳定性,使湖水混合减弱,导致底层温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4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一个新的青藏高原热力指数的构建及其应用 [J].
贲海荣 ;
周顺武 ;
乔钰 ;
单幸 ;
李强 .
高原气象, 2017, 36 (06) :1487-1498
[2]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J].
方楠 ;
阳坤 ;
拉珠 ;
陈莹莹 ;
王君波 ;
朱立平 .
高原气象, 2017, 36 (03) :610-618
[3]   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热力输送系数的估算 [J].
高世仰 ;
张杰 ;
罗琦 .
高原气象 , 2017, (03) :596-609
[4]   一次干冷空气过境对鄂陵湖地区大气边界层过程的影响 [J].
李照国 ;
吕世华 ;
文莉娟 ;
奥银焕 ;
赵林 ;
张少波 .
高原气象 , 2016, (05) :1200-1211
[5]   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闫立娟 ;
郑绵平 ;
魏乐军 .
地学前缘, 2016, 23 (04) :310-323
[6]   云贵高原洱海湖泊效应的数值模拟 [J].
许鲁君 ;
刘辉志 .
气象学报, 2015, 73 (04) :789-802
[7]   气候变暖情景下的青海湖水位变化 [J].
白爱娟 ;
黄融 ;
程志刚 .
干旱区研究, 2014, (05) :792-797
[8]   卫星遥感监测近3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化 [J].
万玮 ;
肖鹏峰 ;
冯学智 ;
李晖 ;
马荣华 ;
段洪涛 ;
赵利民 .
科学通报, 2014, 59 (08) :701-714
[9]   扎陵湖和鄂陵湖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杨显玉 ;
文军 .
高原气象 , 2012, (04) :927-934
[10]   China's lakes at present:Number,area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J].
MA RongHua1 ;
2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
3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1, (02) :28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