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洱海湖泊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17
作者
许鲁君
刘辉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WRFCLM模式; 湖泊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洱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耦合湖泊模型的WRFCLM模式模拟山谷盆地中洱海的湖泊效应,并利用陆面(农田)和湖面的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和校验。基于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季风和非季风期间,洱海存在与否对山谷盆地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发现非季风期湖泊对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影响显著。相对于陆地,湖泊白天湍流通量输送少,湍流发展弱,大气边界层高度低。如果湖泊不存在,白天苍山山谷风只能上升至约200 m的高度,没有明显的山谷风环流形成;夜间则山风较强,两侧山风共同作用在山谷,环流高度约600 m。季风期,受降水天气影响,局地环流发展不充分。白天湖面辐散以及夜间湖泊南部的气旋式环流弱,湖泊作用没有非季风期明显。云的形成导致边界层高度较低。夜间,湖泊增强释放潜热、感热作用明显;此时湍流发展,夜间边界层反而比白天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80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洱海湖气界面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量交换特征 [J].
刘辉志 ;
冯健武 ;
孙绩华 ;
王雷 ;
徐安伦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11) :2527-2539
[2]   大理苍山—洱海局地环流的数值模拟 [J].
许鲁君 ;
刘辉志 ;
曹杰 .
大气科学, 2014, (06) :1198-1210
[3]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能量交换分析 [J].
徐安伦 ;
李建 ;
孙绩华 ;
刘劲松 ;
赵晓红 .
高原气象 , 2013, (01) :9-22
[4]   洱海流域水生态分区 [J].
杨顺益 ;
唐涛 ;
蔡庆华 ;
肖文 ;
汪兴中 ;
李凤清 ;
唐佳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7) :1798-1806
[5]   洪泽湖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与应用 [J].
庄智福 ;
丁慧 ;
袁志勇 ;
姚海涛 .
气象科学, 2011, 31(S1) (S1) :43-48
[6]   洱海渔业资源与渔业发展模式 [J].
费骥慧 ;
唐涛 ;
邵晓阳 .
湿地科学, 2011, 9 (03) :277-283
[7]   鄱阳湖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杨罡 ;
刘树华 ;
朱蓉 ;
周荣卫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4) :896-908
[8]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 [J].
马荣华 ;
杨桂山 ;
段洪涛 ;
姜加虎 ;
王苏民 ;
冯学智 ;
李爱农 ;
孔繁翔 ;
薛滨 ;
吴敬禄 ;
李世杰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3) :394-401
[9]   太湖梅梁湾漫衰减系数季节性差异及其主导因素 [J].
黄昌春 ;
李云梅 ;
乐成峰 ;
孙德勇 ;
伍蓝 ;
王利珍 ;
王鑫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3295-3306
[10]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吕雅琼 ;
马耀明 ;
李茂善 ;
杨显玉 .
高原气象, 2008, (04) :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