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8年杭州湾生态监控区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11
作者
周燕 [1 ,2 ]
赵聪蛟 [2 ]
高元森 [3 ]
龙华 [2 ]
余骏 [2 ]
机构
[1]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3]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布特征; 杭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2008年4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杭州湾生态监测区调查海域获得的浮游植物样本,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度、丰度及多样性、均匀度的变化趋势,并将分析结果与该海域2005~2007年春、夏季的浮游植物各数据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008年春、夏季调查区鉴定出的浮游植物数量达61种,隶属于5个门29属,以硅藻门为最多,有21属49种;其次是甲藻门,4属7种;蓝藻门,2属2种;绿藻门,1属2种;金藻门,1属1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调查区主要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以S13和S36站位的连线为界,将调查海域划分为南、北两个观测区,2008年春季,南观测区内的浮游植物丰度高于北观测区,夏季情况则恰好相反,表明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布受季节变化影响。该海域中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偏低,2008年4月和8月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1和1.58,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24和0.413。2005~2008年春、夏季,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稳定,单优藻类优势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生态风险有加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M].黄宗国 主编;国家海洋局管理监测司 编.海洋出版社.1994,
[2]  
淡水浮游生物图谱.[M].韩茂森 编绘.农业出版社.1980,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J].
何青 ;
孙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928-3938
[4]   2006年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 [J].
赵冉 ;
白洁 ;
孙军 ;
王丹 ;
何青 .
海洋湖沼通报, 2009, (02) :88-96
[5]   三峡工程截流后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王俊 ;
陈瑞盛 ;
左涛 .
水生态学杂志, 2009, 30 (02) :80-87
[6]   杭州湾滩涂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动态 [J].
吴统贵 ;
吴明 ;
萧江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08) :1284-1289
[7]   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J].
林峰竹 ;
吴玉霖 ;
于海成 ;
线薇微 .
海洋与湖沼, 2008, (04) :401-410
[8]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浮游植物分布现状与变化趋势 [J].
王云龙 ;
袁骐 ;
沈新强 .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02) :169-172
[9]   渤海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J].
刘素娟 ;
李清雪 ;
陶建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11) :4-6+9+115
[10]   辽东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及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宋伦 ;
周遵春 ;
王年斌 ;
马志强 ;
薛克 ;
邓欢 ;
田金 ;
杨爽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4) :36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