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权入侵到多元善治——武力干涉领域国际法的现存框架与演进方向

被引:10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法; 《联合国宪章》; 武力干涉; 人道主义; 多边主义;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4.025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对于武力干涉问题,国际法在当代的国际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蕴藏着变革的契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做法以及国际社会主要国家的反应表明,《联合国宪章》有关使用武力的规定虽然在名义上具有约束力,但实际上未被严格遵守,国际实践正在向确立新的武力干涉的程序与实体规范演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警惕单边干涉的合法化,避免霸权体制强权入侵模式的延续,坚持以人道主义、多边主义为武力干涉的核心条件,形成多元善治的格局。就中国而言,应当充分利用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防止武力干涉领域的国际法出现暴力化的倾向,引导和塑造武力干涉领域国际法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法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J].
赵建文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1 (04) :124-131
[2]   对安理会“决议造法”行为之定性分析与完善建言 [J].
简基松 .
法学, 2009, (10) :77-87
[3]   现代国际法的人本化发展趋势 [J].
曾令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89-103+207
[4]   “保护的责任”与现代国际法律秩序 [J].
李寿平 .
政法论坛, 2006, (03) :99-107
[5]   民主不能作为战争的合法理由 [J].
李鸣 .
政法论坛, 2003, (04) :27-33
[6]   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探究 [J].
李鸣 .
法学评论, 2002, (03) :66-73
[7]   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严格限制——一种侧重于伦理和法理的阐析 [J].
时殷弘 ;
沈志雄 ;
不详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1, (08) :56-61
[8]   卢旺达大屠杀:西方大国难辞其咎 [J].
晨剑 .
国际展望, 2001, (02) :77-77
[9]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J].
杨泽伟 .
法学研究, 2000, (04) :127-139
[10]  
民主的意义及民主制度的脆弱性[M].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美) 奥斯特洛姆 (Ostrom,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