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好方式”向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教育理论——关于走出教育理论生存困境的一个思考

被引:28
作者
吴康宁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教育理论工作者; 教育实践工作者; 教育理论论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存在鸿沟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教育理论论著"普遍受到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冷落。不受教育实践工作者欢迎的教育理论论著无法对教育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消除这一现象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祛除理论自恋与学术傲慢,学会用"友好方式"向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教育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德) 康德 (Kant;I.) ; 著.商务印书馆.2009,
[12]  
教学机智.[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  
亲密关系的变革.[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4]   评关于教育理论的性质之争 [J].
周作宇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5, (06) :61-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