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4
作者
郭斌 [1 ,2 ]
陈亚宁 [1 ]
郝兴明 [1 ]
李宝富 [1 ,2 ]
曹志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干旱区; 凝结水; 胡杨林; 柽柳丛; 裸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凝结水是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2010年6—7月采用底部连通和不连通的微渗计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种典型下垫面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研究区裸地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多,其次为柽柳丛的,而胡杨林的最小,其凝结水总量分别为2.60、2.49、1.26 mm,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持续到次日8:00,晴天日出后一定时间范围内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3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均呈双峰曲线,2:00~4:0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第2个峰值出现在8:00左右;③连通微渗计产生的凝结水量显著高于不连通微渗计的(t<0.01)。凝结水量主要受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地温、风速以及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63 / 19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生物结皮影响下沙漠土壤表面凝结水的形成与变化特征 [J].
张静 ;
张元明 ;
周晓兵 ;
张丙昌 ;
魏美丽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600-6608
[2]   胡杨根系水力提升作用的证据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郝兴明 ;
陈亚宁 ;
李卫红 ;
郭斌 ;
赵锐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6) :1125-1131
[3]   科尔沁沙地不同生境土壤凝结水的试验研究 [J].
刘新平 ;
何玉惠 ;
赵学勇 ;
李玉霖 ;
李玉强 ;
李衍青 ;
李世民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9, (08) :1918-1924
[4]   凝结水对温带荒漠一年生植物生态作用研究 [J].
庄艳丽 ;
赵文智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4) :526-532
[5]   荒漠绿洲边缘不同粒径砂砾凝结水量 [J].
方静 ;
丁永建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6) :1102-1106
[6]   不同利用方式下沙地土壤凝结水变化规律野外试验分析 [J].
王冠丽 ;
刘廷玺 ;
孙铁军 ;
胡洋洋 ;
王文娟 ;
郑鑫 ;
海清 .
中国沙漠, 2009, 29 (02) :254-258
[7]   新疆罗布泊地区凝结水试验 [J].
孙自永 ;
余绍文 ;
周爱国 ;
张俊 ;
刘德良 ;
杨丽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2) :91-96
[8]   干旱区凝结水研究进展 [J].
庄艳丽 ;
赵文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1) :31-38
[9]   荒漠绿洲边缘凝结水量及其影响因子 [J].
方静 ;
丁永建 .
冰川冻土, 2005, (05) :755-760
[10]   陕北沙漠滩区降水入渗与凝结水补给机理试验研究 [J].
张建山 ;
仵彦卿 ;
李哲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