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19
作者
韩琦 [1 ]
姜纪沂 [1 ]
李瑛 [2 ]
史志广 [1 ]
尹鹏浩 [1 ]
机构
[1] 防灾科技学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重点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亟需开展。从城市、区域和流域的尺度,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从针对于局部领域逐渐发展到对人地关系系统的综合分析;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性,从常规趋势法,到多承载因子综合评价的模糊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再到引进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间接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和进行整体最优化分析的多目标决策法,最后到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动态模拟的系统动力学方法。还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评价方法等基础研究还会持续进行,生态环境问题将会被更多地纳入研究范畴,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技术结合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67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Virtual water and water footprints do not provide helpful insight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or water scarcity.[J].Dennis Wichelns.Ecological Indicators.2015,
[2]   System Dynamic Model for Crop Production, Water Footprint, and Virtual Water Nexus [J].
El-Gafy, Inas K. .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4, 28 (13) :4467-4490
[3]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of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systems [J].
Rijsberman, MA ;
van de Ven, FHM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0, 20 (03) :333-345
[4]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J].
Seidl, I ;
Tisdell, CA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 (03) :395-408
[5]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李瑞 ;
张飞 ;
周梅 ;
李晓航 ;
王东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04) :65-69
[6]   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 [J].
王涛 ;
孜比布拉司马义 ;
美克拉衣艾克拜尔 ;
陈溯 .
水文, 2014, 34 (06) :55-60
[7]   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 [J].
王长建 ;
杜宏茹 ;
张小雷 ;
汪菲 ;
张利 ;
李雪梅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2880-2893
[8]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新方法 [J].
刘晓 ;
陈隽 ;
范琳琳 ;
崔胜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0 (03) :312-318
[9]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例 [J].
田静宜 ;
王新军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 (01) :86-93
[10]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J].
张军 ;
张仁陟 ;
周冬梅 .
草业学报, 2012, 21 (04) :2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