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大学排行

被引:2
作者
余小波 [1 ]
陈怀芳 [1 ]
沈明明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院校研究中心
[2]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学排行; 社会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大学排行榜正式产生以来,围绕着它的争议就一直持续不断,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从目前来看,反对的声音更大。大学是能够排行的,这是由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是社会需要使然,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人人都有评价大学的权力,但不是谁都适合做大学排行,政府和大学都不适合做大学排行。为保证大学排行的客观公正性和专业权威性,实施大学排行的应该是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如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大学排行作为大学社会评价的形式之一,其产生的时间还不长,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完善我国的大学排行,要强调三个方面:大学的分类研究是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是关键;数据来源的全面准确是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学评价:一个公共领域——从大学排行榜说起 [J].
胡莉芳 .
江苏高教, 2009, (02) :54-56
[2]   大学排行榜:不能因“潜规则”而剥夺“表达权” [J].
盛大林 .
教育与职业, 2009, (04) :82-82
[3]   建立和完善中国大学评价的宏观框架——兼谈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中国大学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 [J].
李亚东 ;
金同康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1) :48-52
[4]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J].
潘懋元 ;
吴玫 .
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5-9
[5]   试论大学排名及其评价主体的选择 [J].
陈士俊 ;
薛乃卓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06) :77-78+88
[6]  
中美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 沈明明.湖南大学. 2009
[7]  
全球大学排名第四次会议决议将规划大学排名认证制度 .2 侯永琪. 评鉴双月刊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