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王仁杰
薛白
阎天海
王之盛
刘江波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异位酸;
精粗比;
瘤胃发酵;
体外培养;
南江黄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4只体况良好、平均体重(25.48±1.51)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割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用体外发酵法考察在3个精粗比(30∶70、50∶50和70∶30)饲粮中添加异位酸(1%)后的体外发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4 h体外培养,不添加异位酸时,随精粗比由30∶70升高到70∶30,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乙酸/丙酸和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和丙酸占TVFA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30∶70时,添加异位酸pH无明显变化,NH3-N浓度下降,产气量及微生物蛋白质(MCP)和丁酸浓度上升,但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50∶50时,添加异位酸可显著降低NH3-N浓度(P<0.05),提高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P<0.05),而对pH、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当精粗比为70∶30时,添加异位酸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产气量及MCP、乙酸、丙酸和TVFA浓度显著上升(P<0.05),而对pH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异位酸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消化率和NH3-N的利用,增加M CP、乙酸、丙酸和TVFA的合成。在本试验中,对于MCP和TVFA的合成而言,精料比例越高,添加异位酸的效果越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181 / 11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