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回应人生问题:挑战、经验与对策

被引:6
作者
王德胜 [1 ]
马和民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人生问题; 现代性; 社会失范; 价值共识; 教育对策;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1-733x.2017.03.007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青少年所面临的人生问题在当代愈发普遍而严重,衍生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频发的人生问题向全社会和教育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历史经验值得借鉴,在传统中国和建国初期并不存在整体性人生问题;通过与人生问题多发的历史阶段相比较,并借助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归纳出不存在整体性人生问题的社会形态和教育形态的共同特点。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从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两个层面提出了回应人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为什么人生问题不断地发生?——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J].
马和民 ;
邓娜 ;
王德胜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1) :53-65
[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横断历史研究 [J].
俞国良 ;
李天然 ;
王勍 .
教育研究, 2016, 37 (10) :113-122
[3]  
社会教育力:概念、现状与未来指向[J]. 叶澜.课程.教材.教法. 2016(10)
[4]   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自我认知——基于39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结果 [J].
曾兰 ;
彭红艳 ;
万美容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0) :94-99
[5]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 [J].
孙其昂 ;
倪秋思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7) :10-14
[6]   10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 [J].
马利 ;
刘巍 .
中国卫生统计, 2008, (03) :289-290
[7]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J].
潘斌 .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5) :7-12
[8]   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 [J].
于伟 .
教育研究, 2005, (03) :51-57
[9]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J].
叶澜 .
教育研究, 1997, (09) :3-8
[10]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 吉登斯 (Gidden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