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披碱草×披碱草杂种F1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25
作者
于卓
宋永富
李造哲
云锦凤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小麦族禾草; 远缘杂种; 生育特性; 细胞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加拿大披碱草与披碱草种间杂种 F1 的生长、形态、花粉育性和细胞学。结果表明 ,杂种 F1 生长势明显超过双亲 ,平均株高 14 9.31cm,穗型呈双亲中间型 ,株型偏向母本 ,生育期偏向父本 ,花粉可育率 1.71% ,自然结实率0。杂种 F1 为五倍体 (2 n=5 x=35 ) ,其 PMCM 平均染色体构型为 19.0 14 +7.4 5 +0 .2 8 +0 .0 2 ,后期 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不规则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族10种禾草叶片可消化性及矿物质含量的差异 [J].
于卓 ;
SAIGA Suguru .
草地学报, 2002, (01) :1-6
[2]   几种小麦族禾草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J].
于卓 ;
云锦凤 ;
马有志 ;
辛志勇 .
草地学报, 1999, (04) :287-292
[3]   小麦族内几种远缘禾草及其杂交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于卓 ;
云锦凤 .
中国草地, 1999, (02) :5-8
[4]   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 [J].
李锁平 ;
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93, (01) :68-73+103
[5]   染色体组分析及小麦族的系统学 [J].
卢宝荣 ;
刘继红 .
植物学通报, 1992, (01)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