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格局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差异分析——以浙江安吉为例

被引:18
作者
陈学渊
唐华俊
吴永常
周清波
崔健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过程; 差异分析; 地理计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目的]耕地是"人类-环境"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农业土地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耕地格局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差异,有利于促进耕地合理利用的调整优化,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和集约化利用。[方法]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综合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扩展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地理计量模型,研究分析1998—2009年浙江安吉耕地格局动态变化的过程与差异。[结果]该区域耕地动态变化过程复杂,水田与旱地是该区域发生转出的主要地类,从转移类型来看,多转移为林地、城镇用地与园地;从转移过程来看,2003—2009年较1998—2003年更加缓和平稳,基本没有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动;2003—2009年,转入为耕地的地类极为单一,转移面积有限,各地类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较1998—2003年期间都趋于更加稳定;2003—2009年的耕地变化活跃度要低于1998—2003年,表明2003年以后区域耕地在利用程度与广度方面更加缓和平稳。[结论]区域产业结构和用地政策调整直接影响着耕地格局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本研究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快速、客观反映区域耕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差异特征,为耕地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302 / 43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J].
唐华俊 ;
吴文斌 ;
余强毅 ;
夏天 ;
杨鹏 ;
李正国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05) :900-910
[2]   中部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 [J].
龚健 ;
杨建新 ;
张志 ;
黄如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4) :285-289
[3]   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J].
刘吉平 ;
赵丹丹 ;
田学智 ;
赵亮 ;
刘家福 .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3234-3244
[4]   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以1980年与2000年为例 [J].
魏显虎 ;
张宗科 .
遥感信息, 2014, 29 (02) :100-105
[5]   近十二年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 [J].
张瑞瑞 ;
周嘉男 ;
艾海滨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 37 (03) :77-80
[6]   近40a凯拉库姆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景观格局分析 [J].
田锡文 ;
王新军 ;
KG卡迪罗夫 ;
贾宏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232-241
[7]   近20年来苏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J].
陈慧梅 .
江西农业学报, 2013, 25 (10) :109-113+117
[8]   基于SVM遥感分类技术的艾比湖地区20a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孙晨 ;
李晓东 ;
孟现勇 .
新疆农业科学, 2013, 50 (07) :1322-1329
[9]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J].
杨玉婷 ;
石培基 ;
潘竟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2) :102-107
[1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J].
唐华俊 ;
吴文斌 ;
杨鹏 ;
陈佑启 ;
Peter HVerburg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