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田轮作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被引:27
作者
田福平 [1 ,2 ,3 ]
师尚礼 [2 ]
洪绂曾 [2 ]
时永杰 [1 ]
余成群 [3 ,4 ]
张小甫 [1 ]
胡宇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3] 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草田轮作; 历史; 现状; 重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S344.1 [轮作制];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90101 ;
摘要
草田轮作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性状、实现土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措施。我国的草田轮作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有记载。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田轮作潜力及重要性、轮作效益、轮作模式及对土壤影响等方面。草田轮作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促进了养分循环,是实现农牧民增收及我国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8 条
[71]   草田轮作及带状间作初探 [J].
赵全利 ;
高二俊 .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06) :78-82
[72]   甘肃人工草地的栽培制度及其展望 [J].
赵哈林 .
中国草地, 1990, (05) :45-48
[73]   宁南山区旱地农业增产技术体系的研究 [J].
辛业全 ;
山仑 ;
孙纪斌 ;
刘忠民 .
水土保持学报, 1990, (02) :33-39
[74]   草田轮作的新进展 [J].
王无怠 .
草业科学, 1989, (04) :20-24
[75]   草田轮作的现实作用 [J].
王无怠 .
中国草业科学, 1988, (01) :1-3
[76]   新彊六区草田轮作制的研究 [J].
赵丰 ;
夏爱林 ;
周彬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86, (01) :20-31
[77]   内蒙古地区的绿肥牧草资源 [J].
富象乾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0, (01) :10-16
[78]   绿肥对于麦田硝酸氮含量之影响 [J].
叶和才 ;
刘含莉 .
土壤学报, 1948, (01)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