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学余
韩威
李国辉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关键词
地方鸡种; 脂肪酸;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31.2 [遗传、育种];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以5个地方鸡品种白耳鸡(BAI)、狼山鸡(LAN)、萧山鸡(XIS)、北京油鸡(YOU)、泰和乌骨鸡(TAI)为研究对象,比较品种间13项肌肉脂肪酸组成指标的相对含量的差异,并对13项脂肪酸组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44.96%),其次为狼山鸡(43.26%)、北京油鸡(38.98%)、萧山鸡(38.56%)、白耳鸡(34.40%),其中泰和乌骨鸡、狼山鸡与白耳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3.99%),其次为北京油鸡(59.76%)、萧山鸡(59.45%%)、狼山鸡(55.34%)、泰和乌骨鸡(54.43%),其中白耳鸡与泰和乌骨鸡、狼山鸡相对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白耳鸡的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6.76%),且与狼山鸡(3.84%)、泰和乌骨鸡(4.17%)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萧山鸡(5.98%)、北京油鸡(6.7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获得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异的94.865%,其中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58.632%、22.479%和13.754%.将5个地方鸡种归入三大类,萧山鸡、狼山鸡和北京油鸡聚为一类,白耳鸡、泰和乌骨鸡分别形成独立分支.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固始鸡白细胞介素18全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陈红英 ;
崔保安 ;
金钺 ;
贾艳艳 ;
刘金朋 ;
段志刚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78-481
[2]   脂肪酸的营养功能 [J].
田永全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08) :51-52
[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J].
涂文利 ;
孙宇飞 ;
耿越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 (03) :713-716
[4]   脂肪酸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 [J].
徐盛玉 ;
吴德 .
饲料工业, 2007, (05) :16-19
[5]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禽类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J].
刘利晓 ;
李绍钰 ;
彭健 .
中国畜牧兽医, 2007, (01) :16-19
[6]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鸡肉产品研究进展 [J].
刘利晓 ;
李绍钰 ;
彭健 .
中国家禽, 2006, (20) :61-64
[7]   乌骨鸡脂肪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田颖刚 ;
谢明勇 ;
付志红 ;
吴红静 ;
王维亚 ;
唐永富 .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6, (03) :264-267
[8]   我国11个地方鸡品种体尺、生态特征多元统计分析 [J].
包文斌 ;
程金花 ;
徐琪 ;
张学余 ;
戴国俊 ;
吴信生 ;
陈国宏 .
扬州大学学报, 2005, (03) :31-34
[9]   中国部分绵羊群体形态及生态特征多元统计分析 [J].
孙伟 ;
常洪 ;
任战军 ;
杨章平 ;
耿荣庆 ;
Tsunoda Kenji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2) :285-290
[10]   秦川母牛不同年龄阶段体尺和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J].
张爱玲 ;
张丽娟 ;
耿社民 ;
陈宏 ;
张英汉 ;
杨公社 ;
雷初朝 ;
孙维彬 ;
王兴平 ;
张保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