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吴文化 [1 ]
张秀娟 [2 ,3 ,4 ]
宋聃 [1 ]
孙大江 [1 ]
李林妙 [2 ,3 ,4 ]
江海英 [2 ,3 ,4 ]
陈金平 [2 ,3 ,4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3] 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
[4]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匙吻鲟; 不同饵料; 开口驯化; 消化酶;
D O I
10.13859/j.cjz.201504009
中图分类号
S965.215 [鲟鱼];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化饵料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实验采用蛋黄或鱼油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为饵料的共6个实验组,即未强化卤虫组、蛋黄强化卤虫组、鱼油强化卤虫组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蛋黄强化桡足幼体组、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对匙吻鲟仔鱼开口驯化14 d,动态监测和统计不同饵料组匙吻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并对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体重、体长、日增重和存活率4个指标,均为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尤其在存活率方面,鱼油强化卤虫组不足50%,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最高可达86.59%;不同饵料组生长模式方程都获得较好的拟合,从体重和体长生长曲线看,桡足幼体组从饲喂8天起体长和体重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卤虫组生长一直相对缓慢;胃蛋白酶活性在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饵料组对仔鱼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期以桡足幼体开口饵料驯化效果较好,特别是未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的存活率高,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生长速度较快,而以卤虫饲喂效果相对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投饲频率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J].
崔超 ;
禹娜 ;
龙丽娜 ;
曹阳 ;
黎明 ;
李二超 ;
陈立侨 .
海洋渔业, 2014, 36 (01) :35-43
[2]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白海文 ;
张颖 ;
李雪 ;
孙大江 .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19 (05) :799-805
[3]   匙吻鲟仔稚鱼消化酶发育的研究 [J].
吉红 ;
孙海涛 ;
田晶晶 ;
邱立疆 .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03) :457-465
[4]   温度和蛋白质水平对德国镜鲤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王洋 ;
徐奇友 ;
许红 ;
王常安 ;
尹家胜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3 (03) :337-343
[5]   匙吻鲟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 [J].
丁庆秋 ;
万成炎 ;
易继舫 ;
刘文成 ;
潘磊 ;
胡传林 .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01) :142-144
[6]   不同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稚鱼生长发育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J].
强俊 ;
王辉 ;
李瑞伟 ;
董晓慧 .
水产科学, 2009, 28 (11) :618-623
[7]   匙吻鲟仔稚鱼开口规格及摄食选择的研究 [J].
朱爱民 ;
梁银铨 ;
黄道明 ;
胡小建 ;
吴生桂 ;
胡传林 .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33 (06) :1202-1206
[8]   匙吻鲟仔鱼期饵料的研究 [J].
徐连伟 ;
邹作宇 ;
董宏伟 ;
韩志忠 ;
曲立 ;
刘双凤 .
渔业现代化, 2008, 35 (06) :29-32
[9]   匙吻鲟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J].
朱爱民 ;
梁银铨 ;
黄道明 ;
胡小健 ;
吴生桂 ;
胡传林 ;
况开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7 (06) :755-758
[10]   高寒地区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及仔幼鱼培育技术 [J].
康志平 ;
董宏伟 .
黑龙江水产, 2007, (03) :29-31